「中国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未来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体育正文 223 0

中国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未来快递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如何做服装等行业的趋势分析?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海澜之家(600398.SH)、森马服饰(002563.SZ)、雅戈尔(600177.SH)、太平鸟(603877.SH)、美邦服饰(002269.SZ)、报喜鸟(002154.SZ)、安正时尚(603839.SH)、锦泓集团(603518.SH)、七匹狼(002029.SZ)、朗姿股份(002612.SZ)、九牧王(601566.SH)、地素时尚(603587.SH)等本文核心数据:政策规划、服装行业企业数量、服装行业营收、服装产量、服装行业利率水平、服装行业竞争格局、服装产业热力图、服装行业发展目标产业概况1、定义服装业是指将麻、棉、布、化学等各种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经过生产、加工制得服装产品的行业。在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中,服装制造行业涉及“机织服装制造业”(国民经济行业代码:C181)、“织或钩针编织服装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C182)、“服饰制造”(国民经济行业代码:C183)。2、产业链剖析:中下游延伸融合中国服装产业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服装原材料及印染;中游服装设计生产;下游服装销售。目前,中国服装企业大多进行了产业链的下游延伸,自产自销。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以淘宝、京东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商平台成为服装销售的重要渠道,大型服装企业也逐渐建设自己的线上电商平台,但在规模、流量方面依旧有着巨大的差距。中国服装行业上游代表企业主要有棉纺企业华孚时尚、鲁泰A、百隆东方等;毛纺企业新澳股份、江苏阳光、上海三毛等;丝绸企业嘉欣丝绸、万事利、金鹰股份等;印染企业华纺股份、航民股份、富春染织等;服装辅料企业伟星股份、浔兴股份等。中国服装行业中、下游代表企业有海澜之家、森马服饰、雅戈尔、太平鸟、美邦服饰、报喜鸟、安正时尚、锦泓集团等。各企业旗下品牌按细分市场可分为男装品牌、女装品牌、童装品牌和男女装兼备的综合品牌,其中男装品牌代表有海澜之家、雅戈尔、太平鸟男装等;女装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装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综合品牌代表有森马、美特斯邦威等。中国服装行业下游第三方销售平台中有线上销售平台代表淘宝、京东、唯品会、亚马逊、拼多多、抖音等;线下销售平台家乐福、沃尔玛以及大中小型服装市场、店铺等。行业发展历程:发展重点随时代调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我国服装产业围绕“科技、时尚、绿色”新定位,坚持“科技”、“品牌”、“可持续”和“人才”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之路,基本实现了服装制造强国的既定目标。行业发展愈加健康,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增长动力更加多元,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行业素质大幅提升,全行业进入到高质量发展的新轨道。行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指引与规范,根据不同时期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回顾我国服装行业自“十五”时期至“十四五”时期的政策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我国服装行业经历了从代工到自有品牌生产、出口,再到绿色化、品质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径,政策的不断演变反应出了我国服装行业发展的良好势头与强劲动力。“十四五”时期,我国服装行业将围绕规划的发展方向继续前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加持,服装行业发展更加稳健自2015年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和规服装行业有序、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服装行业政策规划频发,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服装行业政策体系,保障了行业的稳定发展和持续动力。行业发展现状1、供给端:企业数量及服装产量整体有所下降2013-2021年9月,中国服装行业企业数量整体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9月,中国服装行业现存企业12557家,相比2020年末减少了743家。2014-2020年,中国服装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1-12月,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23.73亿件,同比下降7.6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64个百分点。2、需求端:2021年情况大幅好转从行业的整体发展来看,服装的线上销售也日渐成为市场主流。近年来我国服装消费已经从单一的遮体避寒的温饱型消费需求转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的消费潮流,服装行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产业规模增速不断下降。2016-2020年我国服装企业的营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营业收入为13697.3亿元,同比下降11.2%。2021年1-9月,在疫情逐渐好转的背景下,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营收收入10457.2亿元,同比增长9.0%,营收情况大幅好转。从服装零售额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我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服装产量223.7亿件,同比下降7.65%;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8823.9亿元,同比下降8.1%。2021年1-9月,我国服装行业限额以上服装类商品零售额累计7823.8亿元,同比增长19.3%,全国服装需求在疫情好转后大幅提高。3、行业盈利能力有所降低2016-2020年,服装行业销售利润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利润率下降至4.68%,同比下降0.91个百分比,行业利润下降;资产利润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为5.56%,同比下降1.78个百分比,资产投入产出比下降;净资产收益率呈下降趋势,2020年为11.37%,同比下降2.79个百分比。综合来看,服装行业盈利能力下降。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华东、华南地区竞争激烈从代表性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浙江、广东、上海、福建、山东、江苏、北京等地服装产业企业数量较多。浙江省服装产业代表企业有森马服饰、雅戈尔、太平鸟等;广东省服装产业代表企业有歌力思、汇洁股份等;上海市有美邦服饰、地素时尚等;福建省有七匹狼、九牧王等;山东省有华纺股份、雪松发展等;江苏省有海澜之家、锦泓集团等;北京市有朗姿股份、爱慕股份等。2、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细分市场各领风骚中国服装行业竞争者众多,其中A股上市服装企业中,代表企业有海澜之家、森马服饰、雅戈尔、太平鸟、美邦服饰、报喜鸟、安正时尚、锦泓集团等。各企业旗下品牌按细分市场可分为男装品牌、女装品牌、童装品牌和男女装兼备的综合品牌,其中男装品牌代表有海澜之家、雅戈尔、太平鸟男装等;女装代表品牌有LANCY、VGRASS、玖姿等;童装品牌有balabala、Annil、拉比等;综合品牌代表有森马、美特斯邦威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营业收入13697.3亿元。其中以海澜之家、森马服饰、雅戈尔等企业为代表的2020年A股服装上市企业中,排名前十位营收总额占比仅为5.59%。2020年,中国服装行业CR3为3.26%、CR5为4.29%、CR10为5.59%。综合看来,我国服装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竞争较为激烈。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十四五”期间服装行业发展趋势以高端化、品牌化为主旋律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2、2035年成为全球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推进者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中国服装行业“十四五”期间以及2035年的发展目标做出了清晰规划。其中指出2035年,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时,我国服装行业要成为世界服装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服装行业产销需求与发展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不是专业的
如何做服装等行业的趋势分析?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下:一、现状零售行业在疫情的影响下,已经变成了我国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超市、便利店、无人售货机都在切换模式,从线上模式变成线上模式,更方便消费者下单,同时也可避免近距离接触。根据零售行业分析数据,2015年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6.9亿元,到2021年约为39.2亿元。5年复合增速为7.82%。其中网上零售额占比从2015年的10.8%上升到2021年的24.9%。从零售结构整体来看,我国的零售结构以小规模的商店居多,特别是个体商店的比重高达92%,每个个体商店的平均从业人员只有1.75人。即使是大型零售企业,其组织规模仍然偏小。二、发展趋势1、零售业将加快适应市场变化为了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商业正从产品渠道为王向消费者为王的发展思路转变,新零售电商系统平台搭建将更具自我学习和自我适应的特征:商业发展重心将从城市中心区域转向居民社区,消费品市场将出现更多具有城市特色和区域特征的零售品牌,改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的现象。2、科技、时尚、生活方式相融合一是零售商利用数字标牌、电子试衣间、智能定位、自助终端和VR展示等一系列智能应用,带给消费者智能化和场景化的购物新体验。二是产品功能将保持快速迭代,接触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成为消费者获取知识、彰显个性的新途径。三是零售品牌将更清晰地向消费者传达品牌文化及品牌定位,商品陈列以生活方式展示为目的,单个门店中的商品品类更加丰富。3、高品质商品、服务与文化相融合我国正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消费品市场仍具有较大增长潜力,我国的品牌商和零售商将抓住国内市场的发展机遇,从三个方面树立消费者对本土品牌、本土零售企业的信心:坚持文化自信,深耕国内市场,净化市场环境,构建诚信零售体系,回归工匠精神。4、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我国网民增速呈放缓趋势,电商下一步的竞争重点将从吸引流量转向挖掘客户消费潜力:提升商品和服务质量,减少差评率,提高用户忠诚度;积极布局线下;通过并购、交叉持股等方式,让电商与实体店利益捆绑,使线上线下融合进入双赢阶段。5、多种业态将呈聚合式、生态化发展未来的新零售电商平台建设商业环境将继续朝着聚合式、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围绕社区消费需求,围绕服务消费需求,围绕零售巨头的业务需求,金融、物流、咨询等一批功能更加细分、专业性更强的生产服务型企业将呈生态化发展,提高大型零售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升居民消费质量。6、零售业社交化特征将更加明显信息时代,商家和消费者所掌握的信息差距逐步缩小,以广告为主的单向传播方式效果不断衰减,口碑、信任成为零售品牌得到消费者认可的重要因素。因此,零售商将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交属性:利用微信、微博、大众点评等主流社交平台;通过与消费者保持高频次的互动;构建消费圈层。
零售行业是一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2020年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39.2亿。随着手机支付和购物用户数量以及使用率的不断提高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意愿不断加强,未来我国智慧零售行业有望持续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我国数字化零售市场规模占全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将达到5%。零售业快速增长,移动端用户数量不断提升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是一国最重要的行业之一。智慧零售就是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感知消费习惯,预测消费趋势,引导生产制造,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零售业是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检验国民经济是否协调发展,社会与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2015年我国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26.9亿元,到2020年约为39.2亿元。5年复合增速为7.82%。其中网上零售额占比从2015年的10.8%上升到2020年的24.9%。根据CNNIC第4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7.81亿,占手机网民的79.2%;手机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8.53亿,占手机网民的86.5%,表明移动端购物与数字化消费方式已占据主流。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高,投入意愿强智慧零售是基于数字化发展的对传统零售行业的创新升级。数字化是指在数字化和制造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并在虚拟现实、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支撑技术的支持下,根据用户需求,迅速收集资源信息,对产品信息、工艺信息和资源信息进行分析、规划和重组,以实现对产品设计和功能的仿真以及原型制造,进而快速生产出达到用户要求性能的产品的整个制造过程。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根据网易智企与罗兰贝格联合发布的《企业数字化升级之路—百家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分析报告》,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8%是天生数字化企业,61%的企业已经在尝试数字化转型。从零售行业来看,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显示,47%的商户每年对智慧零售的投入预算为10万元以下,有35%以上的商户每年愿意在智慧零售方面投入超过20万元以上的预算。可见大部分的商户是愿意在智慧零售的建设投入一定程度的支出的。零售行业数字化升级将不断加快,行业规模快速增长当前数字化升级已经在零售行业进入规模化应用的阶段,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升级,将会加速我国智慧零售行业的发展。2017年数字化零售市场规模占我国全社会零售销售总额约0.12%,前瞻根据对零售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历史增速预测,预计2020年我国数字化零售市场规模占全社会零售销售总额将达到1%,这一比例在2026年则将达到5%。——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零售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商股份(600694)、王府井(600859)、百联股份(600827)、苏宁易购(002024)、老凤祥(600612)、阿里巴巴(09988.HK)等。本文核心数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总额、区域竞争格局、市场规模预测行业概况1、定义零售业是指以向最终消费者提供所需商品及其附带服务为主的行业。2016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我国实体零售创新转型发展,新零售行业发展提上日程。根据2021年10月开始实施的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18106-2021)》,零售行业主要分为有店铺零售和无店铺零售两大类,有店铺零售细分为便利店、超市、折扣店、百货店、购物中心等10类,无店铺零售细分为网络零售、邮寄零售、电话零售等7类。2、产业链剖析:涉及范围广,产业链参与者众多零售行业涉及的细分领域非常之广,从上游看,涉及多个行业的产品供应商,覆盖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游看,不同零售模式下的参与者数量也较为庞大,从超市、百货到网络零售商等。中游零售行业知名企业众多,包括线下的王府井、电商中的淘宝、京东等。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步入新零售时代新中国成立后,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消费能力也随之增长,百货行业乘势发展。中国的零售行业经历60多年发展,已经经历了以国有百货为主导的单一业态时期、多业态发展时期、电商崛起时期,目前行业正步入新零售时代。行业政策背景: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成为重点近年来,零售行业政策层出不穷,主要包括推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近期,零售相关政策汇总如下:行业发展现状1、限额以上零售业法人企业单位数量波动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2020年中国零售业限额以上法人单位数量波动上升,2020年达到10.78万家,较2019年增长5.16%。2、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44万亿2015-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同比增长8.05%。2020年受疫情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1981亿元,同比下降3.9%。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恢复增长,全年零售总额为440823亿元,同比增长12.5%。3、网上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5-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总额持续增长,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总额达106324亿元,同比增长18.05%。2020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76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7590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同比增长14.1%。4、零售行业细分领域分析根据CCFA的数据,2015-2020年中国便利店数量逐年增长,2020年我国便利店门店规模达到19.3万家,较2019年有较大增长。2016年以来,中国连锁药店门店数量亦呈增长趋势,截止2021年上半年已经增长至33.6万家,较2020年底增长7.34%。2016-2021年上半年中国单体药店数量较为稳定,2021年上半年为25万家,较2020年底增长3.7%。根据赢商网数据,2016-2021年我国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表现波动变化趋势。2018年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是近几年最多的,新开业数量为606个,2018年之后呈连续下降趋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更是急剧下降。2021年,全国新开业购物中心数量为545个,其中包含原本计划在2020年开业的部分购物中心,2021年实际开业量为5年最低。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广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最高,江苏、山东紧随其后2021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国最高,达到4.42万亿元。江苏以4.27万亿元位列第二位,山东以3.37万亿元排名第三。2、企业竞争:天猫成为零售百强之首2021年7月,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零售百强”。榜单包括线下零售商和线上平台,其中天猫平台以32020亿元的销售规模蝉联榜单榜首,京东平台以26000亿元销售规模位居榜单第二,拼多多以16676亿元销售规模排在第三。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从行业整体看,在政策、消费需求因素推动下,中国零售行业将向品质化发展,同时自主品牌的打造刻不容缓,品牌竞争力将逐渐成为零售企业的主要竞争力之一。除此以外,在《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等政策的利好下,社区商业或将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零售业态。在电商领域,2021年直播电商行业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出台,行业正朝着规范化发展。2、2027年中国零售市场规模有望接近70万亿元消费作为拉动经济最大的因素,将持续成为经济助推器,结合国家国际消费城市建设等政策的提出,未来6年,预期中国的消费增速依然属于较高水平,预期以8%的增速发展,则到202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70万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货运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航空货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南方航空(600029)、东方航空(600115)、厦门空港(600897)、中国国航(601111)、春秋航空(601021)等本文核心数据:航空货运货邮运输量、货邮周转量、机场货邮吞吐量、正班载运率等行业概况1、定义航空货运,也称空运,指货物通过航空器自始发地运往目的地的运输,具有运送速度快、破损率低、安全性好、空间跨度大的特点,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2、产业链剖析:航空承运为核心环节航空货运产业链上游包括货运代理、地面物流、机场作业,中游为核心环节航空承运,下游则包括机场作业和地面物流。货运代理企业作为货物收货人代理人、发货人代理人或者作为独立经营人,根据客户的要求或指示,从事与运送合同有关的活动,如储货、报关、验收、收款等,代表企业有中国外运和华贸物流。地面物流指发货地或收货地到机场段的运输,承运企业有顺丰控股等快递物流企业以及交运股份等专业货运企业等。机场作业环节指货物到达机场后的仓储、运输等,多由机场完成,代表企业包括白云机场、深圳机场、首都机场等。中游航空承运是航空货运的核心环节,参与者多为航空公司或有航空业务的物流企业,例如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东方航空、顺丰控股、圆通速递等。行业发展历程:处于专业化发展阶段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2002年以前,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尚未起步,各大航司以客运业务为主,民用航空货物周转量不足50亿吨公里。2002-2007年,我国航空货运进入规模化发展那阶段,东航集团、中航集团和南航集团三大航空集团重组,航空公司推进“客货并举”的战略,纷纷成立专业化的货运公司或货运部。2007-2012年,航空快递的出现使得航空货运行业竞争加剧,航空货运向航空快递看齐,实施“快运化融合”,航空货运管理更加精细化、关注服务时效性与地空资源整合的服务链延伸。2012年起,我国航空货运行业进入专业化发展阶段,随着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航空货运需求越来越大,行业垂直化整合加快,开始关注用户体验零售化、时效标准化与竞争性、便捷化与贸易便利化等关键成功因素。行业政策背景:长期受到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航空货运作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2018年民航局发布《民航局关于促进航空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要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空物流企业,航空多式联运畅顺运行,现代航空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以来,《关于促进航空货运设施发展的意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为我国航空货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行业发展现状:正在从疫情影响中恢复1、货邮运输量随着中国民用航空业的发展,尤其是民航货运的进步,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不断提高。2015-2019年中国民航货邮运输量逐年增长,但增速整体呈下降趋势。2020年受疫情影响,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为676.6万吨,同比下降10.2%。2021年1-10月,全行业共完成货邮运输量606.0万吨,同比增长12.3%。2、货邮周转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中国民航货邮周转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长速度有所缓和。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民航货邮周转量有所下降,为240.18亿吨公里,同比下降8.7%。2021年以来,随着疫情逐渐好转,我国民航货邮周转量开始回升,1-10月共实现228.8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5%。3、机场货邮吞吐量2015-2019年我国民用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逐年提高,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民航运输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1607.49万吨,比2019年下降6.0%。2021年1-10月,我国民用运输机场实现货邮吞吐量1476.7万吨,同比增长15.4%。4、正班载运率2010-2019年,我国民航正班载运率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20年受疫情影响下降至66.5%,2021年1-10月回升至67.3%,预计随着疫情好转,我国航空货运运行效率将进一步恢复。行业竞争格局1、区域竞争:东部地区发展较好航空货运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高度相关,因此产业多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及核心省会城市为中心形成区域集中。从上市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多分布在东南沿海的交通便利地区,上海、广东凭借良好的经济优势,上市企业数量最多;北京市作为我国首都以及重要交通枢纽,也拥有较多的上市企业;中西部地区航空货运行业发展则明显落后,鲜有上市企业分布。从民航运输机场货邮吞吐量来看,我国大半航空货运业务在东部地区展开,2020年东部地区民航运输机场共完成货邮吞吐量1168.41万吨,占全国比重达73%,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占比则分别为16%、8%和3%。2、企业竞争:国营航司规模领先按营业收入分,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可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为2020年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的企业,包括南方航空、中国国航、中国外运、顺丰控股等,均为国营航司及各领域龙头企业;第二梯队为2020年营业收入100-500亿元的企业,包括圆通速递、华贸物流、吉祥航空、东航物流等;第三梯队为2020年营业收入100亿元以下的企业,如春秋航空、华夏航空、白云机场、上海机场等,民营航空公司业务规模较小,大多属于第三梯队。航空货运企业的业务布局大同小异,中国国航、南方航空、中国东航三家大型国有控股航司国际货运业务占比较高,其中南方航空货运业务规模最大。除航空公司外,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圆通速递、东航物流航空货运业务布局也较广,其中东航物流依托东航股份700多架客机腹舱以及中货航10余架全货机,借助天合联盟网络,构建了遍布全国、辐射全球的航线网络,在同类物流企业中竞争力较强。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1、发展趋势: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信息化发展趋势加快、与快递行业相融合近年来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展现出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信息化发展、与快递行业相融合的趋势。航空货运核心的承运环节在产业价值链中一直处于较低地位,对上下游议价能力均较差,整体利润偏低,三大航司货运吨公里收益均不足2.5元,远不及产业链中其他环节以及快递行业收益。近年来各大航空货运企业不断寻找转型路径,通过投资并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和入局快递物流行业是最主要的破局方向。此外,国外空港已充分利用条形码技术、数据库技术、电子定货系统、电子数据交换、企业资源计划等信息技术,不断完善航空物流信息系统。加快信息化发展、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也是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国际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不但可以逐步解决我国航空货运的信息孤岛现象,还可以实现与现代商业模式的并轨。2、发展前景:疫情影响消退后发展前景向好根据中国民航局数据,疫情爆发前,2015-2019年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76%。2020年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受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但2021年以来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我国航空货运行业将很快恢复到疫情前水平。随着相关政策逐步落实,以及国内航空货运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航空运输市场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前瞻预计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增长率将超过疫情前水平,2027年我国民航货邮运输量有望达到1200万吨左右。
中国货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1年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交通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加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优化国家物流大通道和枢纽布局,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应急、冷链、分拣处理等功能区建设,完善与口岸衔接,畅通物流大通道与城市配送网络交通线网连接,提高干支衔接能力和转运分拨效率。加快构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和末端网络。发展高铁快运,推动双层集装箱铁路运输发展。加快航空物流发展,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重构与升级,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全球供应链服务中心,打造开放、安全、稳定的全球物流供应链体系。预计近几年国内货运行业将朝向智慧、安全、绿色三大方向发展。——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更多物流行业相关规划、项目及数据分析请参考于前瞻物流产业研究院。
现在都在转型互联网+物流,数字物流是未来的方向,数字物流代表企业就是智通三千了。
货运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2020年初,新冠疫情全面爆发。2020年内,新冠病毒对全球经济和卫生部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波及到各行各业。当然,全球咖啡市场在内也未能幸免。根据国际咖啡组织(ICO)的数据显示,2019/20年度全球咖啡出口较上年有所下跌,从2018/19年度下跌至2019/20年度的12736万袋。在疫情时代,2020/21年度的咖啡出口开始出现回升,上升至12893万袋。注:一袋的重量为60kg;时间节点为10月1号到次年9月30号;下同。品种层面:阿拉比卡品种消费量稳步上升从品种角度来看,哥伦比亚阿拉比卡的出口量从2019/20年度的1390万袋上升至2020/21年度的1414万袋;其他产地的阿拉比卡出口量从2019/20年度的2505万袋上升至2020/21年度的2578万袋;巴西产地的阿拉比卡出口量从2019/20年度的3971万袋上升至2020/21年度的4196万袋。而罗布斯塔(中果咖啡)的出口有所下滑,从2019/20年度的4870万袋下滑至2020/21年度的4704万袋。结合来看,在疫情时代,全球对阿拉比卡品种的咖啡需求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对罗布斯塔(中果咖啡)消费量有所萎靡。注:左边是2019/20年度,右边是2020/21年度。国家层面:巴西为全球最大的咖啡出口国从国家层面角度来看,在国家咖啡组织成员国中,以巴西、越南、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和乌干达为首;其中,巴西作为咖啡产业最大的出口国,其在2019/20年度出口咖啡4101万袋,随后上升至2020/21年度的4304万袋;而占比也从2019/20年度的33.2%上升至2020/21年度的34.52%。其次是越南,其在2019/20年度出口咖啡2654万袋,随后下跌至2020/21年度的2456万袋;而占比也从2019/20年度的21.49%萎缩至2020/21年度的19.7%。注:左边是2019/20年度,右边是2020/21年度。在非成员国方面,危地马拉一马当先;虽不及前列的成员国,但仍排名在全球第7的位置;其在2019/20年度出口咖啡321.3万袋,随后上升至2020/21年度的362.1万袋;而占非成员国总出口量的比重也从2019/20年度的83.45%上升至2020/21年度的85.26%。注:左边是2019/20年度,右边是2020/21年度。——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咖啡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咖啡消费市场发展广阔 已经成为城市消费一大潮流。咖啡市场的消费群多元化,许多人接受并喜欢,咖啡市场文化知识深厚,体现层次和品味。咖啡市场的不断开阔,就业前景选择性广。
咖啡行业在中国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

物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是什么?

物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是目前,整个物管行业仍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政策利好、技术迭代、人们普遍追求美好生活的时代大背景下,物业管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期。未来十年物管行业规模提升,预计2030年行业规模有望突破3.2万亿。物业管理作为现代房屋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是随着房地产经济市场化和住房商品化的发展而产生的,它是房地产生产、流通、消费领域的延续,也是房地产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物业管理实行的是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和市场化运作的运行机制,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物业行业就业前景2018年全国物业管理企业约20.2万家,从业人员800多万人,国内行业产值已达到数百亿元,并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幅度递增,物业管理产业经济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由于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2020年增长比以往稍微减速。据统计,2018年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规模达到910.5万人,2020年从业人员达到957.3万人。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随着中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在中国的一些大、中、小城市相继开发建设了大量的生活小区、写字楼等。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物业服务企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物业管理在小区公共设施保养维护、社区服务、小区建设以及提升城市住宅的整体管理水平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联。
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正努力摆脱市场发展无序、缺乏配套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辅助行业发展的局面。目前,全国各地相继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协助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物业管理市场规模发展情况。物业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物业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有招商积余(001914.SZ)、南都物业(603506.SH)、碧桂园服务(06098.HK)、绿城服务(02869.HK)、雅生活服务(03319.HK)、恒大物业(06666.HK)、彩生活(03319.HK)、新悦城服务(01755.HK)、中海物业(02669.HK)、奥园健康(03662.HK)、合景悠活(03913.HK)、华润万象生活(01209.HK)等。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物业在管建筑面积数据、中国物业管理行业收入数据等行业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国策实施,物业管理由香港引入深圳。深圳作为公认的境内物业管理的发源地,是行业的先行人和推动者,在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多个第一:1981年3月10日,深圳市第一家涉外商品房管理的专业公司--深圳物业管理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对深圳经济特区的涉外商品房实行统一的物业管理,标志着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诞生;1993年6月28日,深圳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物业管理协会--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1994年,深圳市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地方性物业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住宅区物业管理条例》。从深圳成立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开始,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经历了起步探索期,整合规范期和多元化发展期三个阶段,具体如下图所示: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随着我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物业管理公司所提供的物业有关服务涉及领域越来越广,主要包括住宅物业、商业物业、办公大楼、公共物业、工业园以及医院等等。2015年以来,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在管建筑面积持续提升,截至到2020年末,我国物业管理在管建筑面积增长至259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0亿平方米。根据中指院发布的物业管理百强企业发展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我国物业管理百强企业在管建筑面积增长迅速,2020年,我国百强业务管理企业在管建筑面积已较2015年翻倍,增长至129亿平方米。与此同时,百强企业在管建筑占比持续提升,由2015年的28.6%提升至2020年49.8%,整体来看,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集中度持续增长。行业总收入保持正增长从行业收入情况来看,2015年以来,我国物业管理行业总收入持续提升,截至到2020年末,我国物业管理总收入增长至62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百强企业方面,2015年以来,我国物业管理百强企业收入快速增长,2020年,我国百强业务管理企业收入较2015年增长近2倍,增长至3098亿元。与此同时,百强企业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由2015年的28.5%提升至2020年49.7%。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物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是什么?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